首页 火币网官网文章正文

庭审中称律师说话太快像放屁,这是法官该说的话吗

火币网官网 2022年12月23日 09:49 108 Connor

文| 徐媛

近日,四川成都一庭审现场,法官在庭审中打断原告律师,斥责他“慢一点,书记员都没记下来,不是等于放屁”。在庭审时法官还表示,原告赖先生证据不足是“背时”。对于法官的言论,赖先生表示刷新认知。12月 21日,新都区人民法院称因赖先生已经投诉,法院将介入调查。

最新的消息是,12月22日,赖先生告诉媒体,成都新都区人民法院已向他道歉,将会处罚周法官。他称自己已经予以谅解,且不希望法官受到惩处,只希望她引以为戒,改进工作作风。22日新都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称,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,有新的消息将会发布通告。

虽然赖先生表示不希望法官受到惩处,但围观网友震惊和愤怒并未平息。这件事的起因,是赖先生因与原单位发生劳动纠纷,将原单位告上法庭。可在庭审中,不仅原告律师的说话速度多次被法官指责“说得太快等于放屁”“老提醒你,你好恼火”,赖先生在陈述为何清楚记得某一个时间时,解释到当天是自己女儿满月,也被法官当庭指责:“你女儿的满月关我屁事,你和我说这个?”

几次三番被法官打断,被指责“说话像放屁”,别说当事人会感到难堪、不舒服,围观者也会觉得刺耳。有网友说,如果在大街上有人这样说话,大概率是要被人扇耳光的。而法官作为公职人员,身披法袍,坐在庄严的审判席上,言辞之粗鲁跟市井小民没什么区别,对当事人缺乏最基本的尊重,其说话素养和职业身份之间的不匹配,实在让人大跌眼镜。

有人说,庭审中诉讼双方的话都要现场记录,如果一方说得太快,书记员跟不上,那就跟没说一样,法官的提醒虽然粗鲁了一点,但话糙理不糙。此外,法官年底有结案率要求,一天要开好几个庭,一般当事人讲述的与案情无关的事情,都会直接打断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可是,作为普通人,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,怎么知道在法庭上,哪句话当讲不当讲?赖先生提起当天女儿满月,是为了证明自己对这个关键时间点记忆深刻,即便这一点对案情没有帮助,法官觉得意义不大,可以做温和的提醒,有必要出言不逊让人不悦吗?

我们很难要求每个人熟练掌握在法庭上发言的技巧,但要求每个法官说话文明,讲礼貌,尊重当事人,总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。《法官行为规范》里规定,法官要规范庭审言行,树立良好形象,具体包括“礼貌示意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发言”,“当事人、代理人、辩护人发表意见重复或与案件无关的,要适当提醒制止,不得以生硬言辞进行指责”。《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》规定,法官要“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,避免盛气凌人、‘冷硬横推’等不良作风”。

展开全文

本案中周法官的言行举止,显然与上述规定有差距。她在庭审中对原告的多番指责,伤害不大,但侮辱意味很浓。给人的感觉,不像一个秉公判案、理性客观的现代法官,更像一个高高在上、颐指气使的县太爷。有网友说,如果法官对待办事群众没有基本的平等意识,庭审中带着明显的个人情绪,那怎么让人放心,她对案件的判断会是准确和公正的?判决结果又怎会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呢?

的确,法律之所以专门规定法官要谨言慎行,是因为法官的言论不仅影响他个人,还影响整个司法机构的信誉和形象。司法系统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,不仅是靠审判结果的公正,程序正义的实现,还要靠法官职业素养的尊贵。这种尊贵,不是高人一等的姿态,高高在上的权力,而是靠人格魅力形成的职业荣耀。其中,精通业务只是基础,更重要的是法官能平等对待诉讼双方,保持中立正直的态度,避免任何可能败坏法官和法院声誉的言行,打造德才兼备的高尚人格。

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法官作为这道防线的卫士,公众对法官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,自然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。原告赖先生愤而投诉,不仅是他感觉自尊心受伤害,更是因为他不能接受,一个公职人员,肩上带着国徽,可以在庭上公然对民众进行言语攻击。可惜的是,虽然《法官行为规范》规定了对法官不当言行的惩戒,“情节较轻且没有危害后果的,进行诫勉谈话和批评教育;构成违纪的,根据人民法院有关纪律处分的规定进行处理;构成违法的,根据法律规定严肃处理”,但现实中,对法官的言辞不当,鲜有受惩戒的先例。法官的“慎言”,更多是一项纸面上的义务。

虽然赖先生说不希望法官受到惩戒,只希望她引以为戒,但并不代表周法官不用为她的过错承担责任。人们集中的不满和吐槽也说明,法官的魅力,不是取决于身居要职的权力光环,而是在于社会公众对其司法的认同与依赖感。如果法官的言行,刺痛民众的自尊心和公正感,进而破坏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司法的信赖,哪怕业务能力再强,这样的法官在人们心中,也是不称职的。

标签: 庭审 放屁 法官 说话 律师

发表评论

火币网下载官方app-火币app下载|火币网官网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