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拉萨8月12日电 题:斯朗旺扎的铁路人生:从马背少年到高原复兴号司机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“2003年,我离开西藏去甘肃兰州读书,在青海格尔木第...
【强国复兴有我 医者岁月】(25)辛欣:不忘医者初心,守护生命之美
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2012年6月,刚刚走出校园的我,怀着无比赤忱的心来到吉林省前卫医院大家庭,从此信念寻到港湾,所学找到归宿。2022年是我在前卫医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,作为一名医护人员,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事业。
刚入职时,由于业务不够专精,很多时候毛手毛脚,得益于前辈们的悉心教导,使得我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。我深刻地知道,打铁还需自身硬,这不仅是工作,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。当我接触患者时,有时我轻声的一句问候、舒缓的一个抚摸动作、甚至温暖的一个微笑,都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精神鼓舞。从那时起,我便暗暗告诉自己,无论工作有多繁忙,面对患者时,一定要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用专业与真诚护理好每一位患者。
我始终坚持认为,在患者眼中“小事不小”,患者经受伤痛折磨,家属身心俱惫,我要做的是在以护理专业为前提的架构下,将更多的人文关怀带到患者当中:仔细将饮食用药、治疗及相关疾病预防、治疗、复健等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肢体示范、宣教讲解。一般情况下,骨科患者病程、留院时间相对较长,且患者多为卧床状态。故此,我帮助患者洗脸、翻身、梳头、洗发、协助排便等细致入微的生活护理,尽最大程度的做好褥疮预防措施。时常有患者对我说:“你就像我的孩子一样,真让人感动”。患者的赞许,是对我莫大的鼓舞,工作也更起劲儿了。当然,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,即便遇到个别酒后寻衅滋事的患者,我同样会以平和的心态,耐心地与他讲解,将患者的病情放在第一位。
2015年,我有幸加入医院成立的首批礼仪队伍,通过近一年的刻苦培训,我更加深层次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,同时也借此提高了自身气质与形体方面的素养。
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在骨科工作的这十年中,我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,不断强化业务能力,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进而以更优良的姿态,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去。在此期间,我的工作也得到上级认可,获得多项殊荣:2016年我院先进工作者、2020年优秀工会会员、2022年长春市“优秀护士”。
展开全文
2015年,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,并于2021年成为一名预备党员。在工作中,身边无数优秀的党员同志,他们救死扶伤、服务病患,勤勤恳恳工作,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,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责任。这些年,我一直以党员为楷模,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积极参与到党组织的各项学习、活动中,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如他们一样的共产党员,以实际行动践行我党的誓言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我提交援鄂申请,想在这危难时刻、在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时,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。尽管最终没能奔赴前线战场,但在医院的组织领导下,认真学习掌握疫情防控专业知识,为之后的“大白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近三年来,我曾支援发热门诊、加入核酸采样队伍、公共卫生检测队伍,参加长春市绿园区新冠病毒采样工作、公主岭市全员核酸采样工作,并积极投入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。
2022年3月,我省遭遇奥密克戎病毒侵袭,这座生机盎然的“春城”被迫按下了暂停键,我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抗疫工作,始终坚守在南湖宾馆保障工作中。四月初,我的父亲因急性心梗入院,急需心脏支架手术。母亲打电话告诉我,因疫情原因,城市封闭,急救车资源紧张,不能马上得到治疗。五月,母亲因劳累过度,入院接受治疗......作为女儿,我很愧疚,没能在父母急需我的时刻陪伴左右。但同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,一名医护工作者,我深刻的知道这是我的使命与职责,毫不犹豫的“舍小家保大家”,在此期间领导、家人也给了我足够的支持与鼓励,使我坚守抗疫力量更加坚毅。
未来的路还很长,之后还会有好多个十年,初心不改,使命不怠,用白衣天使的爱,为生命注入永恒的希望与光芒。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
辛欣
辛欣,女,31岁,汉族。吉林省前卫医院骨科护士,主管护师。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,善于钻研相关理论知识,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,尤其对骨科病人的术后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始终坚持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”的宗旨,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,2022年被评为长春市“优秀护士”。
来源: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
吉林省卫生健康委
官方微信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