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中秋双节期间,秦皇岛博物馆向市民、游客推出“秋光溯古 月映秦博”特色活动,通过传统游戏,手工制作等体验项目,让市民和游客多重感受节日氛围。通过一系...
冀时评丨河北:跨界融合激活假日经济 “花式”创新释放消费动能
冀时评论员:向北
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,河北的消费市场热度攀升,活力涌动。假日期间,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4.8%和14.4%,接待京津游客同比增长18.3%,京津游客占比17.1%。各地积极推动业态融合与场景焕新,将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多元要素有机整合,不仅为游客打造了一场体验丰富的假日盛宴,更成功将“赛事流量”与“文旅热度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经济增量”,释放出蓬勃的消费新动能。
赛事活动引流,体育经济点燃城市活力。体育赛事正成为河北聚人气、促消费的重要抓手。假日期间,全省赛事活动精彩不断:石家庄商圈内的三人篮球赛激情上演,将商业空间转化为竞技秀场;正定古城阳和楼前,全民乒乓赛事吸引各年龄层参与;张家口崇礼以“赛事+嘉年华”形式举办新能源汽车挑战赛,辅以购车优惠,有效拉动大宗消费;保定、廊坊等地则通过国际网球、拳击、自行车等高端赛事,提升区域影响力与吸引力。体育,正从单纯的竞技活动,延伸为串联商圈、文旅与城市生活的纽带,点燃城市烟火气。
展开全文
文旅深度融合,沉浸式体验延伸消费链条。河北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,以“文旅+”思维打造可感知、可参与的消费新场景。邯郸道街区推出沉浸式演出《黄金诺·山海盟》,让成语典故“活”起来;游客身着战国袍登临武灵丛台,在仿古市集中使用“古币”消费,实现文化符号向消费行为的转化,10月1日—3日,日均接待游客数量达32万人次 。廊坊“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”联动水云间文化商街,集戏剧、美食、非遗于一体,让游客在艺术氛围中完成消费体验,假期前三天,总观演人次达16万。定州宋街将缂丝、定瓷等非遗技艺融入文创产品,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。同样热闹的还有“杂技之乡”吴桥,杂技大世界迎来观演热潮,据统计,10月1日至2日,吴桥杂技大世界接待游客7.36万人次,同比增长448.25%。持续走高的杂技热也带动周边民宿,多家民宿早在节前就被预订一空。此外,石家庄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“小三亚”、邯郸鲲乐湾等一批文旅新项目在假期亮相,更是通过全新的业态,为游客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。河北各地通过“文旅+”的多元路径,不断丰富产品供给,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推动旅游方式从“打卡观光”向“深度体验”转变,有效激活二次消费。
区域协同发展,为消费扩容打开广阔空间。依托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优势,河北精准对接京津市场,让“3小时旅游圈”成为消费增长圈。京津冀景区联票串联203家景点,实现“一卡畅玩三地”;河北在全国率先制定《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培育建设导则》,打造了首批28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,涵盖商圈步行街、文化旅游、特色美食等多种业态。国庆、中秋双节期间,承德的夜景观演、保定的美食盛宴、秦皇岛的滨海度假,共同构成吸引京津游客的“消费矩阵”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